本病是由鴨疫里黙氏桿菌引起的幼鴨的一種敗血性傳染病。以全身漿膜面發生纖維素性炎癥為特點,故稱鴨傳染性漿膜炎,也叫新鴨病、鴨敗血癥、鴨疫綜合癥。本病是鴨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主要危害小鴨。其病理特征為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干酪性輸卵管炎和腦膜炎。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一、病原分析 病原體為鴨疫里黙氏桿菌,多為橢圓形的小桿菌,不形成芽胞,無運動性,革蘭氏染色為陰性,瑞氏染色大多數是兩極濃染,墨汁染色可見到莢膜。培養后涂片,一般單個存在,少數成雙排列,偶爾呈長絲狀。細菌在血液瓊脂、巧克力瓊脂平板培養生長良好,普通瓊脂和麥康凱上培養不生長。繼代培養后菌落增大,該菌血清型較多。抵抗力,55攝氏度作用12-16小時全部滅活。在小白鼠的肝臟中零下4-8攝氏度能保存20天。該菌對氯霉素、林可霉素、紅霉素等敏感,對卡那霉素、慶大霉素不敏感。主要感染鴨,常發生于2-8周齡的雛鴨,以2-4周齡的鴨最易感。當出現癥狀后1-2天死亡。在污染鴨群中感染率很高,可達90%以上,死亡率高低不等。本病除鴨外,鵝、火雞、雞和某些野禽雖有感染,但很少發病。 二、臨床癥狀 潛伏期為1-3天,有時可達1周。最急性病例常無任何明顯癥狀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可見到閉目縮頸、嗜睡,不愿行動,行動遲緩,有的喙抵住地面,兩腿軟弱,以至不能行走,常擁擠成堆。病鴨眼、鼻分泌物增多,眼周圍羽毛粘濕;鼻孔有漿液或粘液分泌物。糞便呈綠色或黃綠色稀便。頻死期出現神經癥狀,頻頻點頭或左右搖擺,或背脖抽搐,兩腿伸直呈角弓反張狀態 ,或是身體后翻,向一側倒地掙扎,不可控制地拍動兩翅,伸直雙腿站不起來;還有頭頸歪斜轉圈跑動。進而全身痙攣、抽搐,很快死亡。日齡大些的病鴨病癥持續時間稍長些,呈亞急性或慢性經過,臨床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減退,兩腿發軟,不愿走動,共濟失調。出現神經癥狀,常陣發性發作,安靜時尚能采食飲水。有些慢性病例能耐過,但發育不良,機體消瘦。有少數病例出現呼吸困難,表現張口呼吸。還有的病鴨出現跗關節腫脹、跛行、不能站立。這些病例常因身體衰竭而陸續死亡,能存活的也沒有利用價值。
三、類癥鑒別 本病特征性病變是漿膜表面呈廣泛性的纖維素性炎癥,以纖維素性肝周炎和纖維素性氣囊炎最為明顯,但流行病學和病理變化與鴨大腸桿菌敗血癥和鴨巴氏桿菌病非常相似,應注意鑒別。 1雛鴨大腸桿菌敗血癥:剖檢內臟時可聞到有股特殊臭味。該病主要以敗血癥的病理變化。此外肝腫大呈青銅色或銅綠色,脾腫大呈紫黑色斑紋狀。全身漿膜也是纖維素性滲出。 2鴨巴氏桿菌?。涸摬「魅正g的鴨都可發病,最易感的是剛性成熟期的鴨。病理剖檢的特征是漿膜小點狀出血,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小出血點,肝表面有針尖大小出血點和壞死灶。 四、實驗室鑒定 確診本病需要進行細菌學檢查。1涂片鏡檢,無菌采取心血或腦組織病料涂片,瑞氏染色鏡檢,可見到數量不多的,兩極濃染的小桿菌,但與巴氏桿菌不易區別。需進一步鑒定。2細菌培養,采取新鮮病料接種在巧克力瓊脂平板培養基上,置于CO2培養箱內24-48小時后觀察菌落形態,繼續提純培養,根據其特性作出診斷。3血凝試驗,取病料培養物與標準血清型進行凝集反應或用瓊脂擴散試驗作出血清型的鑒定。